当代文化愚公李公涛(连载一)

时间:2019-07-09 12:01:54       来源:项城网

中国古代有寓言“愚公移山”,说的是北山愚公带领他的儿子用锄头挖去挡住他家去路的两座大山的故事,而李公涛却在 20 世纪 80 年代带领他的兄弟和子孙,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办碑林——中国翰园碑林,李公涛的善举被人们誉为当代的文化愚公。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1927年,李公涛出生在巩县回郭镇清西村,附近便是宋代皇陵。 那里有古朴的碑刻、石雕艺术,使李公涛从小就受到古文化的熏陶。青少年时期,他酷爱书法绘画。

退休以后,李公涛来到开封北郊范庄大儿子家休息,闲暇之余与开封市书画界人士欢聚,交流书艺,著名老书法家牛光甫欣然挥毫,为他的小院题名“翰园”,意为书画荟萃之地,这使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念念不忘地思考着:“我能为祖国再做些什么呢? ”

1984 年 8 月,《开封日报》开展了“重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事业”的大讨论,这犹如一把圣火烧得他心情激动,彻夜难眠。蓦地,宋代皇陵的石碑和开封的铁塔、龙亭、禹王台一一浮在了他的脑海。他在想:先人们为后代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现代的开封人应当为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呢? 面对历史的反思,李公涛怦然萌生一个惊世的设想:倾尽余生,广收天下墨宝镌刻于石,自筹资金,发起兴建一座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当代最大碑林,誓为后人留下一座文化不动产。

李公涛首先召开了家庭会议,把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告诉了家人。家里人一听要建碑林,十分惊奇。 老伴张梅劝他:“你年纪大了,又有病,放着清福不享,尽出鲜点子! ”

李公涛对老伴说:“一个人吃穿再好,如果不想国家和人民,那有啥意思?我虽然身体不好,但还有弟弟、儿子、孙子,只要我们认准了弘扬民族文化这条正路,全家同心协力,子子孙孙刻碑不止,总有一天会建成碑林。 ”

老伴张梅首先表了态:“孩子,我跟你爹几十年,他的脾气我知道,他认准的事一定会干好,咱就支持你爹干这个事业。 ”

大儿子孝泉也接着说:“我相信爹办的是一件好事, 我保证把厂子办得更好,效益更高,作为办碑林的经济后盾。 ”

碑林,将他们一家人紧紧地聚拢在—起。李公涛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应该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给自己后代留下家产,不如给我们的民族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

“迎难而上,百折不回”

民办碑林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李公涛要办碑林,从零开始,资金少,人才缺乏,举步维艰啊!

为了保证刻石作品的质量,李公涛首先向当代书法名家发函征集作品。同时,又委派顾恒同志到北京,向中国书法家协会汇报碑林工作赢得支持。中国书法家协会破例向全国书协会员发出征集作品函, 从而保证了作品的质量和来源。

为了选石料,他出河南,上河北,下山东,到 7 个碑石产地,对石料质量、特点进行对比、考察,最后选定曾用于宋代皇陵碑刻的偃师、巩义石料,并陆续买回。为了刻碑,他遍访碑刻之乡,在十几位应聘石匠中,挑选了两位技艺超群的刻碑人,并出资让他们到西安碑林、铁门的千唐志斋等地参观学习,切磋技艺。

他把 70 多平方米的院落重新规划,作为刻碑场地,院内外摆满了层层碑石。他把家里十几间房腾出来,作为办公用房,自己住在一间小仓库内,大儿子一家 5 口,挤在一间房内。

经过半年的紧张筹备, 1985 年 7 月 22 日,第一块碑刻落凿。 8 月 25 日,碑刻工程正式举行动工典礼,开封市各界领导 150 多人前来祝贺,《开封日报》、开封人民广播电台、开封电视台对碑林筹建的消息进行了及时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公涛怎么也没有想到,海内外几百家新闻单位争相转载报道碑林筹建的消息。

不久,许德珩、张爱萍、楚图南、方毅、穆青的作品来了,舒同、启功、萧劳、王遐举、胡公石、陈天然的作品来了,港台和新加坡、日本的作品也来了。李公涛备受鼓舞,重新绘制了碑林蓝图,他要刻碑 3500 块,组成十大碑廊,建成一座具有多种功能的中国第一大碑林——中国翰园碑林。

起步难,让人理解更难。 李公涛的行为也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面对外界的疑惑、讥讽,李公涛毫不动摇,更没有气馁。他用一方石碑回答:“心底无私天地宽。 ”,并奋笔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迎难而上,百折不回,愈挫愈奋,死而后已。 ”

为了回答社会上有些人的疑惑,李公涛特意立下家训:“为继承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誓在七朝古都开封,兴建一座与西安、曲阜碑林相媲美的具有旅游价值的碑林,把现代书法留传后世,以愚公精神世世代代刻碑不止,我倒下由我弟弟子孙接着干。只许投入,不许索取,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直至碑林建成,无偿交给国家为止。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孙不能从碑林牟取一分钱利益,特作家训,镌刻于石,嘱儿孙共遵之。”李公涛还向开封市人民政府作了法律公证:“中国翰园碑林建成后,全部无偿交给国家和人民。

在财产、物资、档案的管理上,中国翰园碑林有一套健全的制度,并配有专人管理。 每一幅书画墨宝,不仅收发手续齐全,登记编号,每一封名人信函也要分类归档。

李公涛说:“正如兴建中的中国翰园碑林一样,这些名人墨宝、信札都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它不属于李公涛和其他任何人,它属于祖国,属于人民。 ”